《周易》究竟是占卜、义理,还是哲学?读四本书就知道了

时间:2022-08-30 22:37:19 | 浏览:600

本 文 共 4280 字读 完 全 文 需 11 分 钟▼《四库提要总目》说:“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圣人设教,风化天

本 文 共 4280 字

读 完 全 文 需 11 分 钟

《四库提要总目》说:“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圣人设教,风化天下,皆是将理寓于事之中,因此,《诗》之理在具体的诗中,《礼》之理在仪节记载中,《尚书》《春秋》之理在具体历史记载中,《易》之理则在卜筮占辞中。而先民用《易》,实则最早即起于占卜,这就是《易》的最初形态。

龟乃长寿之物,古人认为其能通神,故用于占卜预测

《易》有三种,即《连山》、《归藏》及《周易》,《连山》以“艮”为第一卦,艮之象为山,故称《连山》;《归藏》以“坤”为第一卦,坤之象为地,地之性保藏万物,故称《归藏》。《周易》之名,意义有二: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易》之“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中国陕西省岐山县(古称西岐,西周发祥地)地名,是周朝的代称。两者皆有道理,不知孰是。《周易》称“经”,也是汉代的事情,和《诗经》一样,是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之后被尊为经的。

广义的《易》包括《周易》和《易传》。由于《周易》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孔子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周易》。武帝之后,《易传》与《十翼》并称为“易传”,与《周易》并行,成为了《易经》的一部分。

易经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古《易》阶段,在《左传》中,就有大量根据《易》的爻辞进行占卜或者对其进行解释的文辞,这是汉代《易》学象数化的开端;二是象数阶段,汉代的焦延寿、京房等人,将《易》与风候、天文星象、禽兽等杂占结合,并以“天人感应”理论对其进行改造,形成了《易》学象数学;三是义理阶段,曹魏时代的王弼一扫象数的窠臼,以老庄义理解《易经》,在当时颇为风靡,其将政治理论、政治主张、儒学理想等均融为一炉,对后代也形成深远的影响。南北朝时代,北方《易》学以郑玄为准,而南方则一尊王弼,唐代孔颖达在编纂《五经正义》时,选取王弼的注为准的,象数之学遂渐寝;四是宋学阶段,自从周敦颐以太极图说《周易》,《易》学就开始哲学化,后来二程、朱子等均着力于此,这一时期及其之后,《易》学逐渐哲学化,成为一种类似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的学问。

太极图

近百年来,由于殷墟卜辞、简帛文献等的出土,为《易》学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殷墟甲骨中即有筮卦,可以将之看成《周易》卦的早期原形;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完整的《六十四卦》和《系辞》,说明在前汉早期,《周易》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本结构。也就是说,《易》作为从单纯的卜筮走向学术,是肇端于殷商时代,而至少到前汉早期就已经比较成熟了。这也可以看成是《易》学发展的早期历史。

前汉确立《五经》中,《易》的地位并没有特别凸显,而到汉成帝时刘向修《七略》则称“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从此以后《易》逐步取得了“群经之首”的地位。

刘向

了解早期《周易》须读《左传》,对其中的关于早期术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汉代易学象数发达,阅读清人黄宗羲的《易学象数学》和今人卢央的《京氏易传解读》则能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大致认识。王弼祛象数而采玄言,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全采王弼之说,今人谷继明《周易正义读》从文献、注疏、释道、发义、流传等多个方面对《周易正义》进行解读,是从经学及文献学进入《周易》王注的佳作;陈鼓应的《周易今注今译》则囊括众家解释《周易》,是今人入门的必备。对于出土文献方面的研究,张政烺先生的《论易丛稿》不啻为最好选择。以下就介绍相关入门著作,供大家参考:

《周易古经今注》

周易古经今注

作者:高亨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8

高亨先生此书,引用先秦秦汉文献中涉及《易》的内容从卦名、来历、类型、筮法等多个方面对《周易》古经进行了解读,是了解先秦传世文献中关于《易》类知识和学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经典。

该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尽量以先秦秦汉文献为准,对“古”经的“原始”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对传统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拔梳,找到原初意义,从而揭示古义。这种方法是在“二重证据法”影响下开展的工作,虽然存在某些问题,但确实为研究古《易》提供了相当的启发和帮助。以“乾,元亨利贞”为例,高书先引《左传·襄公九年》:

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三。史曰:“是谓《艮》之《随》三。《随》其出也。君必速也。”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享,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这是关于“元亨利贞”最早的系统解释,历来被奉为圭臬,但高书却指出这种说法带有“仁德”这一强烈的诸子色彩,肯定是后起之义。他遍检《说文》、甲骨金文、《诗经》、《礼记》等众多典籍,从先秦秦汉文献和实物中证明“元”即“大”、“亨”即“享”、“利”即有利之“利”、“贞”即“占”,从文字学角度对前象数时代的《易》进行了解读。这也使我们认识到,正是在古《易》时代添加了大量术数、仁德等内容后,才有了后来汉代的象数《易》学的发达。

《京氏易传解读》

京氏易传解读

作者: 卢央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0

《京氏易传》相传为前汉京房所撰,三卷。京房是西汉著名学者,易学家,字君明,本性李,因吹律自定为京氏,以善明灾异而名闻于世。京房以十二辟卦理论探讨了易学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多方面的联系,他企图建立起易学宇宙模式,天人模式,企图建立起宇宙或天地间一切事物相互关联的模式,并企图从其可能建立的模式中解释和预测一些事件的发生和趋向。而后世荀爽、虞翻、干宝等人又加入了八宫卦、纳甲、纳音等理论,从而形成了今本的《京氏易传》。《京氏易传》出现后,虽然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但却对于理解汉唐《易》学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阅读象数《易》学集大成之作唐代李鼎祚所著《周易集解》的钥匙。

卢央此书为了方便读者对京氏《易》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共分三部分,包括《京氏易传解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京氏易传》三卷,《京氏易》八卷。通过对京房现存于世的资料的探讨,试图建构出京房学术的系统,书中介绍了京房的生平,阐明了京氏《易》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卦气说”,星占及灾异占,音律,风角和考功课吏法,京氏易学对后世易学的理,象、数、占的影响等等。

以“卦气说”为例,介绍所谓象数。

《易》有六十四卦,每卦又由六个爻组成,64×6=384。去掉离、坎、震、兑四正卦的二十四个爻等于三百六十爻。如果再考虑到“闰数”,三百六十和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刚好吻合。三百六十爻的每一爻分别代表一年中的某一天。

《周易》六十四卦卦画

一年中每一天的“气”都在变化。这个“气”指的是阴和阳。上午由阴渐阳,下午由阳渐阴。每天的阴阳之气都在此消彼长相互转换。第二天的阴阳又在第一天阴阳转换的基础上消长流转、千古不息,循环往复,由春到夏,再由冬到春。这个阴阳转换的过程,用三百六十个爻来代表,就是“气”的变化过程。而爻是来自于卦的,因此把一年中每一天阴阳转换的规律和法则统称起来,就是古人说的“卦气”。

为什么气说要把“离、坎、震、兑”四个四正卦去掉呢?因为,离、坎、震、兑四正卦,分别代表空间上的四正位:离代表正南方,坎代表正北方,震代表正东方,兑代表正西方;又分别代表时间上的四时,分别是:离代表夏季、坎代表冬季、震代表春季、兑代表秋季。一年四季被分拆为二十四个节气,四正卦的爻的总数刚好二十四个,分别代表一个“节气”。

以上就是“卦气说”的基本内容,循着这样来看,每一天都在卦象和爻辞上有对应,天道与《易》就对应了起来。

其他如纳甲、纳音、八宫卦的内容,参考本书也可以进一步学习。

《周易今注今译》

周易今注今译

作者: 陈鼓应 / 赵建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05-11

陈鼓应的《周易今注今译》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注释中又引用了多位名家的研究成果,择善而从,在注释的基础上对《周易》原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周易》原文进行了翻译,十分方便读者了解到新近成果,也有利于读者破开种种繁复解释,直达《易》原文的本义。

仍然以“乾,元亨利贞”为例,看看陈鼓应的注释特点。

注此句陈鼓应先用《说文》的说法来解释“乾”字本义,同时,乾字因为与天字读音接近,所以又有“乾为天”的说法,紧接着解释“龙”,认为是“虹蜺”,古人取类比象,以日气或云气为龙,日气、云气在中国古人的思维里面都是与天相联系,因此乾就直接与龙、天联系起来了;然后引用了黄振华的观点认为“易”是“日出”之意还引用了对“坤”的解释来印证这一观点,解释通俗又采众家之说,这是陈书的一大特点。

陈书中对于凡是爻辞、爻象的解释,都尽可能寻找先秦秦汉文献的出处,并进行详尽地解释,对于诸家也是择善而从,并且引进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注释中,便于阅读。甚至,陈书还尝试总结体例或者义例(即《周易》中的用语习惯和提纲挈领的阅读方式),如“利见大人”,陈书指出:“‘利见大人’于经文中屡见,皆是得贵人相助之义。”

《周易正义读》

周易正义读

作者: 谷继明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7-3

谷继明的《周易正义读》是近年来对《周易正义》进行进行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运用了串讲的形式,分列专题,对王弼的《易》学思想和注释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可以认为是阅读理解《周易正义》的钥匙。想要认真研究《周易正义》和王弼思想的朋友,不妨将此书列为必读书,诚为沟通辅嗣之津梁。

如比卦,坤下坎上,水地比也。其九五曰:【经】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注】为比之主而有应在二,“显比”者也。比而显之,则所亲者狭矣。夫无私于物,唯贤是与,则去之与来,皆无失也。

谷书说,二与五本为正应,则此当褒奖,但是王弼却贬之为“狭”,因为专心于一物,则必然滞于情,这就是偏于某性,与圣人体无,周遍玩物志情的宗旨不相符合了。这既可以看出王弼不用象数的特点,又能够看出在魏晋玄学的思潮下,当时的玄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注释清楚明白而洗练,是进入《周易正义》的不二选择。

相关资讯

周易取名推荐:这些新颖稀少的宝宝名,个个征途远大、福运自来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代号,它还寄托了父母对宝宝的期盼,表达了父母的爱子女之心。因此父母给孩子取名讲究名字的积极寓意,而周易取名更要考虑名字的音调、 寓意、文字本身的五行以及宝宝的五行喜忌等,并在名字中加以补充配合。江南易林从《周易》中

中国人为何读不懂《周易》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也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周易》实在是一部在中国文化

周易智慧: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古人认为《周易》包含了所有的“道”。但《周易》又是简单的。《周易》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表示宇宙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用64卦384爻,囊括了天地变化之道,人生之至理,正是因为做到了

初学《周易》总纲

《周易》是中国文化中最古老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周易》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曰《易经》,一曰《易传》。普遍认为《易经》是预测学著作,《易传》是哲学著作。《易经》乃上古丞史文化的遗存,

《周易》究竟讲了啥?走进这“五个世界”

很多人提及《周易》都会说:不就是本算卦的书吗对,但不全对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周易》相当于今天的“百度知道”所以家家户户都备上一本以便随时解决疑惑但《周易》绝非普通的占卜书而是一部研究宇宙中所有变化原理的哲学巨著它非但不是封建迷信的产物反而是

《周易》和《易经》不是同一本书吗?那不是一回事儿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好,我是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青史回声,今天我为大家讲述《周易》和《易经》的区别。 何为“易”?日月为易,象征阴阳。从文字上看,“易”字的构成是“日”、“月”。“易”上为“日”。什么是《周易》,想必大家应该都听

《周易》的缘起以及演变,读完涨知识了

历代以来,易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一直是一个谜。正是由于易经的作者以及成书年代,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搞清楚,所以,易经这个系统,在许多人的心里,几乎是如天书一般的存在。甚至有人认为,精通易经的人,就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可以推演过去未来。但

《周易》总纲领:大道至简,世界也不复杂,没有文化也能弄懂它

对《易经》有研究的人都说:《易经》既不神秘,也不深奥。说他神秘的多数有点别有用心,说他深奥的,多数是初学者。万事开头难,一旦进得门径,便会豁然开朗。如何进得门径?傅佩荣老师说:不要被那些“天地世间万象”之综述,“诸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

易学常识一:《周易》概述

人生之事,因缘际会。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就让我们随缘、结缘、惜缘,善缘广结。得到我们想要的,活用我们学到的。《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被赞誉为“读懂中国文化第一书”!对于初学者,《周易》就好比一栋高楼,这栋楼有64层

《周易》名句全集:深谋远虑的男宝名字,总能让人看出文字的魅力

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具有音韵的灵动力,好听悦耳。每个人都有名字,有的人甚至不止一个名字,小名、大名、网名、笔名、艺名、有的名字让人耳目一新,有的名字让人忍俊不禁,有的闻名就想见人,有的相见胜似闻名。一个名字的音、义、型特定组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家政保姆网吴姓名人取名网元宇宙资讯网高考冲刺攻略网摩托车机车网上饶新闻资讯网信用卡申请中心女性彩妆品牌上海新闻资讯网湛江头条新闻网安阳新闻头条网中山新闻爆料网崇左新闻资讯网今日聊城南方航空股票梧州新闻资讯网今日铜陵龙岩头条新闻网大理旅游网攀枝花今日新闻网快递信息网红木家具网萧氏免费取名网旅行社信息网世界杯资讯网无人机航拍网长沙新闻资讯网周易起名网莆田头条新闻网平原上的火焰电影网
冯氏宝宝取名网-冯姓家谱字辈姓名大全、冯氏家谱字辈查询、冯姓取名女孩儒雅大气、冯氏起名女孩名字大全、冯姓女孩取名顺口、冯姓女宝宝诗经名字大全集、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字、宋词里惊艳众生名字、国风诗经取女孩名字、女孩诗经取名1500个、兰亭集序取名字。
冯氏宝宝取名网 youyoucha.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