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0 22:31:10 | 浏览:4071
都以为《周易》很神秘,那是因为你读的书没讲明白,或者说作者自以为明白了,其实自己并没弄懂,《河图》《洛书》《周易》就是上古的天文历法,是二十四节气的原始状态。下面三张图的对比,让你很快看懂《周易》
先看一张图,这是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在一个太阳回归年里,也就是说春夏秋冬四季里,日出日落的方位有明显的不同。
夏至时,日出在东北方向,日落在西北方向。冬至时,日出在东南方向,日落在西南方向。秋分和春分时,日出在东方,日落在西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夏至正午日影在南,冬至正午日影在北。
《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四维即四角,如《广雅》所说,“维,隅也”。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分界点,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的四个分界点。明白了这个,再来看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虽然出现在宋代,但在汉代《焦氏易林》中已经在运用,只是后来失传了,到宋代又被找回来了。
过去的地图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现在的地图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这必须分清。
如果把先天八卦图和刚才介绍的春夏秋冬的日出日落位置对应起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的一致关系。夏至,日出于震方,落于艮方;春秋分,日出于离方,落于坎方;冬至,日出于兑方,落于巽方。这六卦所处的方位,正好是四个节气的日出日落的方位。阳从南来,乾卦在南,阴从北出,坤卦在北。所以先天八卦图,就是对春夏秋冬日出日落位置的标注,是最早的二十四节气。
再来看后天八卦图。
夏至,日出于艮,日落于乾。冬至,日出于巽,日落于坤。春秋分,日出于震,日落于兑。阳从南来,离居南方,阴从北降,坎在北方。乾阳坤阴,此为先天。乾坤阴阳交生六子,六子相交生万物,此为后天八卦。
《周易》八卦讲的就是春夏秋冬,天地能量的交互状态。
道生一,一即太极。一生二,二即乾阳坤阴,乾父坤母。二生三,乾父坤母生三对夫妻卦,即震巽、坎离、艮兑。三生万物,三对夫妻卦阴阳交替,以成春夏秋冬四季,万物以生也。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国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大道之源”。《周易》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蕴含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很多家庭为新生小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我国古代汉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经济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文论语,武周易”,更是古代人取名的借鉴,男生大多从《周易》中取名,有寓意、有气势、大气磅礴,一听就是将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我们应该听谁的解释?最靠谱的当然是《易传》自己的解读。《系辞》当中有一段,三次讲到“《易》之为书也”,显然就是在告诉我们《周易》是一本什么书。《系辞》首先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这是讲《周易》与我们普通人是什
《周易》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奇书。它让中国人着迷了两千多年,也敬畏了两千多年。《周易》在历史上受到的礼遇非比寻常,归纳起来,大约可概括为三大怪。第一怪,儒家一向看重仁义,崇尚礼教,却把《周易》放在《春秋》《三礼》诸经之前,奉为群经之首。第二怪,
朴易堂易学入门之周易源流及象数理占之学上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前两者已经失传,世上仅有《元包经》、《太玄经》留其余音,周易则相对系统保存下来。秦时焚书坑儒,周易以占卜之名而得以保存,独存其经传,象、数、占之学已幽隐。
《周易》在战国时代就被看作经典,后世更把它的列为群经之首。两千年来,读的注的很多,但关于它的很多基本问题都还没有搞清楚。01《周易》为什么叫“周易”?周,是指周代,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