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是与初学者探讨入门路径,还请大师多多批评。一边读书,一边总结方法,一遍整理笔记。这是我个人读经典的“基本大法”,是无论如何不能动摇的。关于《道德经》的方法,总结出来很多。比如从通读,到通解,再到形成系统认识这个过程中,分别采取了...
一边读书,一边总结方法,一遍整理笔记。这是我个人读经典的“基本大法”,是无论如何不能动摇的。关于《道德经》的方法,总结出来很多。比如从通读,到通解,再到形成系统认识这个过程中,分别采取了“多版本并列参考”和“以老解老”的根本方法。而《论语》表达形式太乱,只能把整理事件前后和梳理人物关系放在前面,之后再去看,谁,在什么事件背景下,讨论什么问题。
易学来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两派六宗”,两派,即象数派和义理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我个人打算是从“义理”入手,以老庄、儒理、史事为参考,占卜没有名师指点个人是弄不明白的,权且放着。禨祥,指的是求福之事。造化似乎跟命运有关。
从义理入手,又不通象数。那么只能先《传》后《经》了,《传》是对《易》的哲学阐释,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易理”,都是从《传》中来的。纯粹的《传》可以用,经学的方法来面对。即“明句读,详训诂”。以传统的经学方法,来达到对易理的融会贯通。这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总结出来的方法。
我们需要明确,易经的道理虽然是由《传》来阐述的,但是其根源在于《经》。通过经学的方法,虽然也能获取很多正确的认识,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个方法就是正确的途径。从易学史发展来看,现有卦象,后有爻辞,战国至西汉之间才有《传》。通过读《传》来寻求义理的方法,是逆着历史往上寻的。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义理”结合“象数”的方法,以象数推义理,以义理证象数。但是不会象数,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一边考读经的方法来看义理,用文字学来推义理,一遍寻求象数入门的途径。要知道“经学方法”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作为长策来使用。
古人做学问,其实是有两门基本功夫,一是经,二是史。小学只是经学的基本功。中间相差的层次我们须得看得清楚,这是将来有可能的进步空间。也就是说,除了用经学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参考史学的方法。即从《易学史》的角度来认识周易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
在没有寻到更高明的方法之前,经史结合的方法,我认为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虽然这个方案还有待于改良,但是当下只能做到这些。有了这两套方案,就可以开始一边读经典,一边总结方法了。后续必须总结出来一个集大成的方案来,否则对《周易》的认识总归是不全面的。只要《经》不要《传》,或者只要《传》不要《经》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
方法既定,然后讨论一下分步走的问题。第一阶段,先通读《易传》,形成一个大概认识。第二阶段,通读《爻辞》并尝试着探讨与《易传》之间的关系。第三阶段,无论如何都得把象数加进来,否则无法解释《爻辞》和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目前权且这样安排,其余根据进度具体调整。另外需要声明,我们不搞神秘主义,不算命,不占卜,纯粹性的探讨易经的学问,非同道者不相与谋。
《周易》释名:周是周代,易是何意?
读《易传通论》笔记:《易传》的形成和编纂
读《易传通论》笔记:《彖传》的形成和编纂